對於這段感觸很深

純粹的陪伴

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卻一直無法真正做到的事情



 

陪伴的機會

是阿,沒有誰是真正的好,也沒有誰是真正的壞,有的只是選擇。那些你覺得討厭的人,很可能是因為他必須讓自己持續這樣的狀態,才能跨過目前的高台;那些你看不慣的習慣,很可能是他的汪洋浮木,藉由這些病態,他才能存活到現在。有些人的存在注定造成另一些人的傷害,更可能同時傷害自己,但每一種不可理喻的堅持,背後都有一些信念支持。

「當你認為,繼續做某件事情會讓你保有較多,失去較少,你就會繼續做下去──雖然有時候,這些也只是『你認為』而已。」輔導員夢夢說。

「那這些人,什麼時候才會醒呢?或者說,我們要怎麼讓他們醒?」我問夢夢。

「不是這樣想的,其實。你沒有責任敲醒任何人,因為那是他的人生。可是,你可以選擇,是否要陪在他身邊,走這一段旅程──當然,他也可以選擇要不要你陪。」她說,用叉子叉起一塊西瓜送進嘴裡。我突然想到心理師哆啦A夢的話。

 

「第一,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讓你陪;第二,陪伴指的是,只要在他身邊,什麼事都不用做。或許你會說:這不是很容易嗎?可是這才是最難的!很多時候我們會一直想說、想做點什麼來改變現狀、改變他,於是你滿足了付出的慾望,卻忽略他真正的渴望。」

 

「聽起來,我們能做的事情好像很有限。」我說,也叉了一塊西瓜來吃。

「你真正應該擔心的,不是自己替他做了什麼。而是你的出現與否,對他的『影響』是什麼。就像你那幾個情傷的學生,分手之後還不斷地丟訊息、問你

怎樣做能夠挽回一些、寫紙條給對方忠告、告訴對方就算分開了也別跟某某班的女孩在一起,因為她很爛等等……這些『看似為對方好』的行為,其實只是在減緩自己的焦慮,確認自己殘存的控制力。雖然這些行為在我們眼裡看起來很幼稚,但有時候我們其實也只是用更高明的手段,在做類似的事。」夢夢說,解決了最後一塊西瓜。

        越控制不了越慌張,越接近失去越徬徨。大家都一樣,一樣怕孤單,一樣需要陪伴,只是有的人選擇抓了不放,有的人選擇假裝。

實際上,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人、治癒任何曾經的傷,就像心理師叮噹貓說的:你其實沒有那麼偉大。所以在工作、在生活、在怦然、甚至在分手之後,我們能做的只是把握、體會每一次陪伴的機會。

便利商店店員、問你要不要一起用餐的同事、和你大聲拍桌的上司、幾次都要牽起手來卻突然消失的「朋友」、原先說好要一起走卻無法兌現的「普通朋友」……這些每天或曾經穿梭過生命裡的人,編織成我們的人生,也感謝他們的相伴,這一路走來才不顯孤單。

 


/link/pei-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