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一個部落客於網路上Q&A的回答,心有所感

問題1:如何解決做筆記與閱讀之間的矛盾?

我自己對於問題1的感受很深,對我而言也許筆記的時間讓我少念了一本甚至兩本書,可是這些努力下來的筆記能夠讓我迅速的找回對這個書籍的理解,甚至可以容納進自己的知識體系(知識樹)之中
非常贊同作者的回答,『閱讀是種連續的體驗和過程,讀書只是最開始的第一步』,閱讀不是比賽,純粹的走過路過只是數字跟時間上的紀錄,有目的性的閱讀,就把這些時間精力的付出轉換成實際的影響。

『要做筆記,要主題閱讀,要分析整理,建立框架,要思考,要實踐,要改善,要記錄,要分享,要了去瞭解對立的觀點,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展,要查詢和收集相關的資訊。而不是單純的閱讀,閱讀需要連續、需要越界。 』

而其實到了這個狀態,我覺得已經跳脫閱讀的範疇而進入知識管理的領域了。資訊的收集與整理,任務規劃與執行,討論,改善,分享,修正,不斷積累,因而邁向卓越!



問題2:你做讀書筆記嗎?如果做的話,是寫摘要,還是寫評論,或是其他別的甚麼形式?
而第二個問題,關於筆記的形式,相對完整體系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一本書)還是傾向心智圖,而心得筆記的形式則是針對某種片段觀點(通常是部落格文章)的個人評論或是精華擷取 (例如這篇)

這也是部落格文章跟一本書最大的差別,前者的體系只存在於作者心中,有時甚至你看完整個網站的文章也無法歸納出作者的體系,但一本書因為實體出版的限制,圖書中的文字、圖片等都需要作者較多精力收集、整理和思考,在一本書上沈澱的智力價值和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成本要遠高於網路文章。每本書都有一個相對完整的結構體系,信息是經過精心編撰和完善的。訊息的深度和品質(包括語言的表達方式等)總體而言要比片段式的部落格內容更好。因此針對兩種類型的文章自然會有不同的閱讀策略。

關於網路的資訊混亂,詹宏志有一段很精確的描述
書是經過處理的東西,作者、編輯可能提供了架構。網路則沒有。網絡真正的價值是它可以用迅速的方式搜尋、取得已經存在的訊息。這是傳統書籍沒辦法比擬的。但網絡是困難的東西,因為這些訊息彼此之間的關係是被使用者決定,如果不是使用者自己體系井然,力量發揮不大。網絡需要高階訓練才能產生力量。不然,就只能在其中東竄西竄。

(不過偶爾會有例外,就是當網站作者有意識的去建立知識體系時,網路的即時性及資訊的低門檻優勢會遠大過實體書籍,而這也是現在許多專業部落客不約而同所用的方式)

簡單而言:『實體書平均而言品質會比網路好,但是針對主題精心編撰的網路作者則是第一選擇』



--以下原文連結

問題1:如何解決做筆記與閱讀之間的矛盾?
問題描述:有些迷惑,究竟閱讀在於快速閱讀並瞭解作者傳達的思想,還是細緻閱讀引發思考?大概我們的回答應該是引發自我思考,但是引發的思考要如何處置? 我總覺得自己的思考會一瞬間流逝,很多時候的感慨會在閱讀下一行文之後遺忘腦後,但是及時記錄又會引起閱讀的遲滯。 還有在閱讀這個階段引發的疑問要如何解決?及時記錄麼?記錄也會打斷閱讀,但不記錄便會遺忘。


作者的回答:
1、你可以花時間嘗試一下,每種方法嘗試5-10本,看看哪種效果好,哪個方法更適合自己。
如果你覺得想法會一瞬間流逝,那就盡可以去記錄想法,試上幾本書,看看這些想法的價值有多大。想法過去就沒了,但書的內容不會跑。 可以試著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直接記錄閱讀時的想法,閱讀全書再整理一下,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2、我自己的習慣是快速閱讀完第一遍,然後在第二遍或第三遍時閱讀做筆記。 閱讀完全書之後能對書的質量有個判斷,瞭解全書的要點在哪裡,做筆記時就可以有所選擇。 我不習慣於邊看邊做的原因是大多數的書都是而淺入深,一點一點鋪墊而成,非常容易把精力浪費在很多細節上,經常遇到前面一段很有道理,但看完後面的內容,會發現前面的觀點無足輕重或推翻前面的觀點。 如果閱讀速度很慢,可以看完一章再做筆記,對這章的內容做下整理和回顧,在這時也把想法記錄下來,極少數的情況,在閱讀是覺得某個想法非常好,會停下來把想法記下來。 如果是自己的書,看書時可以用筆划上重點或把想法直接記錄在空白處。如果是借的或在書店、圖書館時直接用手機拍下來或把想法錄音。 對我來說讀完一本書不做筆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閱讀的時間就會完全浪費掉的

3、單純的 廣泛閱讀和精讀 都沒有太大意義, 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法,現在這個時代,一定要記得閱讀是種連續的體驗和過程,讀書只是最開始的第一步,要做筆記,要主題閱讀,要分析整理,建立框架,要思考,要實踐,要改善,要記錄,要分享,要了去瞭解對立的觀點,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展,要查詢和收集相關的資訊,用多種方式來學習,比如音頻、影像、溝通、交流、分享,這才是一種連續。而不是單純的閱讀,閱讀需要連續、需要越界。 對於閱讀來說,最好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包括主題閱讀、略讀、跳讀,精讀,分析閱讀,瞭解每種閱讀的優缺點,能快速判斷出書籍的主體框架和重點,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運用,而不是局限於某一種方法或單純的閱讀。
你要記住,最聰明的閱讀是理解、思考和行動而不是速度。

問題2:你做讀書筆記嗎?如果做的話,是寫摘要,還是寫評論,或是其他別的甚麼形式?
很早以前我看書不做筆記,後來發現時間長了,就會忘記書中的內容,相當於白看了,開始強迫自己慢一點,養成做筆記的習慣。經過不斷的改進和調整後,目前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下面這四種:
1、簡評
閱讀完一本書之後,盡量寫幾個幾百字的簡評進行總結一下。給這本書打分,盡量用幾句話把全書的框架給表達出來。有的書很容易,有的比較難。把這些筆記放在EverNote上,加上Tag,用的時候一搜索就能找到。經常把這些簡評分享在微博、豆瓣上,跟大家進行討論和溝通。
2、摘錄筆記
把書中對我有用處的部分,摘錄下來,歸納下重點,這個Blog上分享不少這類的筆記。為了方便一點,平時經常用手機或相機把書拍成圖像,如果是電子版就直接抓圖,然後使用OneNote或漢王進行Ocr,把圖象轉成文字,再最終排版下版,保存在Evernote里。
3、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不是一成不變的,我自己做筆記的時候,不會嚴格按照規則來做,基本上不加圖片,但會不斷的進行調整,但不管哪一些,一定記得,思維導圖是對內容的重新整理和歸納,而不是簡單把書的內容羅列出來,最好把閱讀的心得加到思維導圖,並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第一遍開始把書中所有的要點都做出來。現在一般把這類導圖直接分享在:讀書筆記www.write.org.cn 這個博客上,估算了一下,一個月最少能做二、三本書。
第二遍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做出的思維導圖要點做成整合和調整。
有時直接在閱讀時做思維導圖,順手把產生的想法都記錄下來,放在思維導圖中,閱讀完成之後,對這些想法進行進一步的分類整理,形成筆記
第三遍開始進行刪減只保留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第四遍把這個導圖按照5W3H的方式從新做一個思維導圖。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分析模型,幫助自己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和歸類。
第五遍把這本書的內容放到自己個人行業的知識樹,進行補充和擴展。這個知識樹通過閱讀、實踐和自己的反思積累而完成。
一般情況下,是根據實際情況和時間對這幾個部分進行相關的調整和整合,按不同情況可能保留二、三個版本。
4、讀書心得 記得在一本書中看到,能用自己的話把書中的內容說清楚才能看出來到底掌握到甚麼程度。我基本上每次閱讀之後,都會從新修改一下心得體會,並記錄上閱讀的時間。一次重復2-3次之後,就能寫出一篇不錯的書評,目前這類書評寫的不少,但分享的不多,以後需要在加強在豆瓣上的分享。
我讀書很少只讀一遍,一般都是讀二、三遍,如果書的內容好一些,次數會更多。基本上每次閱讀完成之後,都會對筆記做些修改和調整,經常會調整的面目全非,然後匯總或鏈接到一個大的知識樹中。
不是每本書把這四種都做完,不同的書、時間和環境用不同的方法。做筆記是一種習慣,一旦培養成了之後,並不是太難,但確實比較花時間。
/link/du-jiu-du-wei-shi-mo-yao-zuo-b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