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 or "勢"
"五月天,蔡依橙與尹行仁他們為何可以走到現在這一步?"
除了機運外,想必有些東西是他們都有的特質吧。平平白手起家,到後來均創立獨立公司,為什麼他們到後來做的事情卻是我們常常想都不敢想的
不要讓自己陷入難以反抗的Position,因為一旦陷入要翻身就變得非常困難,相對來說,持續維持在"好"這個狀態簡單太多了。
你知道你現在在怎樣的Position嗎
在這一連串席恩被虐待的劇情中,不管他做出什麼樣的讓步、怎麼樣的求饒、拿出什麼樣的條件,都無法影響對方的決定,他手上完全沒有籌碼,而且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在此時,他完全被對方掌握在股掌之間,一點力量都沒有。
這段讓人難受的劇情,讓我想到了一位前輩曾跟我說過的一段話,那就是『要學會Position yourself,讓別人覺得需要你的存在。』那時候我不懂Position真正的意思,但當時聽完,卻在心中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
如同之前那篇『所以Context的意思是?』中所討論的特殊英文單詞一樣,Position Yourself這個概念在中文裡也沒有很好的對應概念,用長一點的句子敘述的話,應該會是『找到你自己在關係、群體之中的定位』,例如在市場中找到定位、在職場中找到定位...以此讓別人不能輕易取代你。
但當時我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是: 每個人在每個環境、每段關係上面都有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Position,或說是"勢"),而每一天、每一個事件,都會讓我們在這個環境、關係上的Position改變,也就是偏向優勢或劣勢,Position Yourself就是要去讓自己慢慢的朝優勢去移動。雖然和英文中原本的意思不太一樣,但我也挺喜歡自己定義的這個概念。
我覺得在任何關係中、人生的路途上,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思考自己是不是處在一個好的Position。
說白了,有好的Position就代表"優勢",不好的Position就是"劣勢"。時常思考自己的Position (分析自己現在的優勢劣勢),並思考如何Position Yourself (爭取自己的優勢),會對人生很有幫助。
Position有兩個特點,第一: 它不斷的在變動,我們有能力改變它,但當我們處於某個Position時,我們的能力、自由、各種特性便容易被它限制住。第二: 在Position間移動的難度是非線性的,從極劣勢扳回到稍微劣勢,跟從有優勢進逼到有更多優勢,前者的難度高很多、很多,就像要從柬埔寨的拾荒者變為有工作的人,跟有工作的人變到小有盈餘、生活自由,前者的難度會高很多。
我們可以用運動場上,網球、羽毛球、桌球這些球類來思考Position的特性。球賽中,每一球的來回就像是雙方Position的互相爭取,若A這一球打的刁鑽,就有機會使B失衡、Position往低處落,讓B回的球比較好打,而A就可以繼續壓制對方、佔據好的Position。在比賽中,A和B都有能力改變雙方的Position,但是在這個"當下",雙方的Position會決定兩個人打得順手或打得彆扭,而從劣勢要變為平盤,比從平盤變到優勢來的難的多。
如果落入了很糟的Position,那就像是對奕時接手了一盤處於嚴重劣勢的棋一樣,在這種狀況下,很多平常有能力可以發揮的技巧都會無法發揮,只能先想辦法穩住劣勢,想辦法讓自己慢慢的奪回主權。
用錢來說,假如一個人的Position處於平衡的狀態(沒有負債、沒有不良記錄),要存到十萬元可能只需要花他七分的力,他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固定領薪水,偶爾花點小錢娛樂,儲蓄就能慢慢的變多。
但假如他的Position極度劣化了,有負債、有不良記錄難以找到長期工作,所處的國家很難賺到生活所需的收入,那麼他要存到一萬元,可能就要花十分的力量、日以繼夜的工作,而他要回到平衡的狀態,可能不只要拼命的工作,還要不吃不喝的存錢。
因為Position有這樣的特性,所以要時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讓自己落入沒有反抗餘地的Position。』
不要讓每個月的收入只能恰好支付必要支出,而且生活的時間被雜事塞滿、極難再去爭取額外收入。不要讓老闆可以隨時減你薪水、把你裁掉,而他不會有任何損失。不要讓一段關係發展成,當伴侶對你說出不尊重的言語時,你只能選擇接受。
《科學》期刊:貧窮下的腦讓人難翻身
窮人總被批評懶惰,被批評不努力:「他們可以去上夜校進修!」「他們可以更努力!」「他們應該負責讓自己脫離貧窮!」最新《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貧窮本身就讓人無法脫身。
由普林斯頓、哈佛和沃里克大學共同的研究指出,貧窮強加在人腦上的認知負擔,讓人沒有多餘的認知資源去處理其他問題或做其他的事,包括採取能夠大幅改善現狀的途徑(上夜校、找新工作等)或甚至生活上的瑣事(付帳單、汽車維修等)。論文提到,低收入的人所承擔的心智負擔等同於一晚沒睡,或相當於酒精中毒病患和正常人的差別。
作者們寫道:「窮人處理的問題,不只是金錢的短缺,還有認知資源的困乏。」認知資源上的困乏,讓人無法脫身。沒有多餘的腦力去計畫未來,去思考可能的出路(請用一夜沒睡的腦去想像)。
貧窮不只是經濟上的壟斷,也是認知資源上的壟斷。
《科學》論文: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1/6149/976.abstract 同樣一個人、同樣的能力,若他在平衡的狀態,這個人可以輕鬆維持、或讓自己的Position更好,但在失衡的狀態他卻必須拼盡全力才可能跨越"障礙",靠近好的Position一點點。完全一樣的人,但因為初始的Position不同,就可能因為能否跨越過這些"障礙",慢慢分歧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過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展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不該以一個人現在所在的Position,來論斷他是個怎樣的人、他的潛能以及他的未來。一個極有事業潛能的人,可能因為被困在一個很差的Position,因此完全無法發揮他的實力,而這個Position可能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是承襲自家庭、國家甚至是時代的限制。
電影《決殺令》(Django Unchained) 裡頭的主角Django,一開始的Position是奴隸,而若沒有人幫他脫離那個處境,那麼他就一輩子只是個奴隸。
See Vide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UdM9vrCbow
但當他脫離了奴隸的Position,握有那個時代人人都有的"力量" -- 一把槍,那麼便沒有任何一個槍手是他的對手。當然,這只是一部電影誇張的手法,但它點出的東西卻非常真切 -- 第一,當你陷入很糟的Position時,即使你再有才華,也很難靠自己的力量翻身。第二,要快速脫離很糟的Position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靠比你擁有更好Position的人的拉拔,另一種是騙取(或用一些小技巧弄到)可以讓自己獨立、發揮實力的"力量"。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假如當年Steve Jobs沒有碰到沃茲尼克(發明個人電腦的天才工程師),那麼他的人生還會這麼快速的成功嗎? 若沒有蘋果電腦一開始的成功,會有任何人可以忍受他的脾氣,幫他完成他想完成的所有巨大的"夢想"嗎? -- 假如他只是一個二十出頭,沒有任何成就的小夥子的話。
不論我們的潛能有多高,我們都必須認清自己現在所在的Position,如果現在的Position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那便要慢慢搜集、累積自己的實力,或是改變自己所在的環境。時常思考:『若我想要達到遠大的目標,我要怎麼從現有的Positon到下一個更好的位置? 現在無法完成這個目標是我能力不夠,還是環境、國家、家庭讓我的Position不夠好? 如果是,那我有可能轉換一個環境嗎? 例如到美國工作,往大陸發展?』
說的太多,最後重點整理一下好了:
- Position就是一個人現在所擁有的優勢,它可能是特殊的能力、人脈、功績(Credit)、國家環境、歷史機緣、家庭背景。Position Yourself就是想辦法增進自己的優勢。
- 隨時檢視自己的Position,不要讓自己陷入難以反抗的Position,因為一旦陷入要翻身就變得非常困難,相對來說,持續維持在"好"這個狀態簡單太多了。
- 一個人現在的Position不代表他真正的實力,他可能只是沒有獲取到能夠讓他發揮所長的"第一筆力量",若他獲取到這筆力量,他可能會成為完全不同的人。
- 若現在的Position無法提昇,或許可以選擇改變環境(出國)、假裝自己有較高的Position(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或是和比自己Position更高的人合作、請他當自己的導師(Mentor)
Original Page: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2013/09/position-yourself.html
Shared from Pocke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